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生工作
社会实践 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详情页
管理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专辑(三)∣寻百年足迹 续红色基因
管理工程学院 2021-08-12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峥嵘岁月。红旗飘飘,党旗猎猎,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历经挫折与胜利、苦难与辉煌,成为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时代先锋。为学习红色党史文化,重温红色记忆,汲取老一辈的民族革命精神,2021年7月,管理工程学院市场营销2002团支部志愿者在指导老师李玉、范苗苗的带领下,组成了一支青春洋溢、活力四射的“寻党记”实践团,前往六安大别山地区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11.jpg

(图为“寻党记”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了切实的了解党的发展历程,紧随党的脚步,听从党的领导,7月23日,实践团从新芜校区乘坐火车,乘车前往六安市,踏上了本次的寻党征程。在经历了七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到达了六安市,经过一晚的休整后,第二天一早小组全体成员前往六安市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开党史调研活动。在与场馆负责人戚晓如进行密切交流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大别山的历史文化,也进一步体会到大别山精神的内涵所在,在纪念馆讲解员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馆内陈设的历史遗物并讲述了英雄历史事迹。随后与馆内领导的交涉沟通后,双方签订了关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协议并进行了挂牌仪式。


22.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授牌仪式)

33.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居民合影)

7月24日,实践团前往中国第二大将军县——金寨县。红军广场、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所到之处皆是革命先辈留下的痕迹。破旧的、磨损的、满是灰尘的烈士生前的遗物,一面面记录了他们生平功绩的墙,一次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使实践团深刻了解了红色革命文化和先烈革命精神,不由从心底涌出一股悲痛之情和敬佩之意。我们有幸拜访了当地老党员,他们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他们对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让实践团体会到了将军与红军战士们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品质。


44.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老党员们合影)

7月25日,实践团前往“脱贫攻坚的楷模”——大湾村。团队成员来到大湾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党支部书记何家枝接洽交谈,初步了解了大湾村近年的发展情况,以及党的扶贫政策取得的成效。例如大湾漂流项目、乡村旅游、茶产业等。之后,实践团成员走访了大湾村村民,在与巾帼脱贫之星王新云的交谈中,了解其在党的贫攻坚政策下,发展农家乐与电商,实现了完全脱贫。


55.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巾帼脱贫之星王新云及其家人合影)


随后,实践团拜访了曾经接待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大湾村村民陈泽申老人,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和我拉家常,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之后向我们介绍了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金融扶贫和电商脱贫等,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大湾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党的扶贫政策带给他们的红利。“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陈泽申对中国共产党满怀感激。陈泽申爷爷基于对脱贫前后的切身体验和感悟,对青年一代给予了殷切期望: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6.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脱贫模范陈泽申老人合影)

77.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陈泽申老人进行采访)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当了解党的历史和发展历程,我们也有责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仅使我们更加了解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深刻体会到大别山精神给我带来的影响,同时还提高了我们的沟通与组织领导能力。在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更坚定了对党的执着信念和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