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招生就业
学院特色 首页 > 招生就业 > 学院特色 > 详情页
【创新创业专栏报道】管理工程学院专升本创新创业班专题报道
管理工程学院 2025-02-20

在管理工程学院,有这样一个“标新立异”的专业,它是学校实现“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办学愿景的重要载体,是安徽省内首家试点单位将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公开选拔招生的特色专业,也是响应国家号召,落实省教育厅建议,完成学校规划布局的重大改革举措。该专业方向依托学校办母体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的创业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

2019年开班以来,管理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专创融合、学赛相长、双师型团队、企业家导师”为办班特色,真正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素养,以及随需而动、自主学习、与时俱进、迭代更新能力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

截至目前,创业班共招收了465位学生,其中94个项目成功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基地,学院循以“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鼓励和支持创业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屡创佳绩,硕果累累。

考虑到创业班学生已具备高职高专阶段习得的理论知识基础,为了让学生在短短两年内系统掌握创新创业必备的理论知识,熟悉创业相关政策法规、创业方法与流程;具有较强的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应用能力、商业模式设计与实现能力、创业企业管理能力等创新创业能力;毕业3-5年后能够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或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动力的创业者。学院通过创业核心知识教育、创业综合能力培养、创业实践实训锻炼以及创业模拟运营等教学项目,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掌握创业关键知识和初创企业管理知识,着力培养创业所需的主要技能,全面提升个人的创业素质,实现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的螺旋循环提高,具备创办一家企业,成为创业者的核心潜质。通过两年管理理论课程及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也能够及时把握企业管理领域的前沿动态,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图片5.jpg

“专业化”导师团队

专升本工商管理专业拥有“专业化”导师团队,提供全天候开放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对优质项目,科大讯飞创业指导团队专门进行“一对一”指导孵化。同时为每个项目配备一位创业导师,大多是“双师型”教师和来自企业的专业导师,实战经验丰富。此外,学院还会邀请其他高校创业指导专家及企业高管来校开展创业沙龙,学生可以直接面对面向专家请教。目前学院专家库已有15人,并且吸纳国企、民企总监以上级别的高管,在直接传道授业的同时,还能给项目提供一些实际帮助。

图片6.jpg


“实战化”课程体系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规定学生毕业总学分达到76学分。类别包括了通识课(4学分)、学科基础课(18.5学分)、专业核心课(16.5学分)、选修课(8学分)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29学分)。主干学科有工商管理与创新创业。主要课程包括企业管理、管理经济学、运营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创业管理、创业财务、商业计划书撰写与路演、创业营销、创业投资与融资、创业项目实训、毕业设计(创业设计)。同时制定出详细的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表以及分学期安排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表。

图片7.jpg

QQ图片20211129141503.png

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多元化”考核模式

创业班的考核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平时,学生上午上课,下午进行创业实践和讨论,他们通过模拟软件学习公司注册、运营、管理等内容。创业班的考核方式接地气,除了理论知识,还重点考核项目流水、营业额、行业认可度等指标。学生还要进行路演,不仅考核项目负责人,也要考察团队成员的贡献。项目运营报告思路是否清晰,模式是否成型,团队合作能力如何,都在考核范围之中。

图片8.jpg

图片1.png


卓越化”创业成果

专业自开班以来,学生累计已获各种奖项共计40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2项,省级奖项70项,获奖率达174%。专利成果44余项,注册公司30家,2024级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他们不仅在创新创业方面屡创佳绩,在学科竞赛等其他领域亦是再创新高。

2019年,姜珊等同学的“瀚海网络文化传媒——自媒体领域的影音视频”项目,荣获安徽省“互联网+”创业大赛金奖;2020年,周志华同学创业项目组的“玉米侠——鲜食玉米的定义者”先后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商业组金奖(亚军)、国赛银奖。刘文涛同学创业项目组的“00的花儿也很艳——金葵生态农业”在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银奖。申大伟同学创业项目组的“乐简单——可视化DIY程序设计系统”在安徽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同年,创业班其他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与指导下获得许多省级、国家级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创业班学子的风采。

2021年,钱阵同学的“科创3D--开启工业级3D打印的中国造”项目斩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国家级金奖,这也是安徽省高教主赛道本年度唯一金奖,“一种新型 SLA 激光3D打印机”,荣获第九届“挑战杯·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郭子薇等同学的“整点文化——基于全媒体时代的新文创发展”项目,获11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省级特等奖,国家级二等奖;“群新璀璨--全视频领域的媒体整合传播领导者”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国家级铜奖,孙同岭同学的创业项目“芜湖引领文化创意工作室”荣获第七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2022年,沈紫薇等同学的《耿福兴品牌策划书》荣获2022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一等奖。2023年,肖尚鹏等同学的《抖流量文化传媒》项目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24年,胡傲蓝等同学的《梦翔电气邦——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通信基础设施供应商》项目荣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图片9.jpg

图片2.png


下面是部分创业班学子的详细报道:


1.钱阵——不忘初心勇追梦,砥砺奋进谱新篇

24岁的钱阵是2019级创业班的一名学生。专科就读时,他在新闻上无意间看到糖尿病足患者脚部的照片,看到这则消息之后,他就在思考能不能通过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帮助这些患者。2018年,他自学技术,成功研制出第一代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压力测量设备,延伸研发了生产设备,并投入临床试验。为了提升专业知识,补齐管理经验的短板,他考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创业班。入校以来,钱阵与不同专业的师生进行交流,继续汲取计算机、机械、管理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他开发的设备可通过大数据准确测量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的压力、三维数据、形态数据,进行逆向分析,形成足部压力报告,生成鞋具生产文件。不仅提高了鞋垫和鞋子3D打印的精度、速度,也降低生产成本。有六年3D打印机研发经验的他,逐步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国外垄断,研发出了多台不同机型的工业级3D打印机,取得了骄人的优异成绩,为解决“卡脖子”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目前他受到长三角多个地市的落地邀请和多家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意向。

同时在创业方面取得的成绩也一直激励着他多方面综合性发展。他在学科竞赛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在国内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赛事之一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他的项目斩获高教主赛道国家级金奖,这是我校在高教主赛道实现零的突破,勇夺首金。在号称“学术界的奥林匹克竞赛”的“第九届“挑战杯·中国联通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安徽省一等奖并进入国赛、荣获第六届“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创客组省级唯一金奖并进入国赛、第四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级一等奖、首届“智汇中江”芜湖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唯一金奖、芜湖市湾沚区第七届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各类奖项共计200余项,获得专利成果授权6项,受理28项。

为了追寻自身创业梦想,他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理论。“把所有的基础都夯实了,再出手也不迟。”这是他对自身未来的明确规划,让我们共同祝福这位奋发图强的95后青年吧!

图片10.jpg


 2.申大伟——以客户角度思考问题,以行业榜样解决问题

2019级创业班学生申大伟毕业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专科时他创办了一项网络技术服务创业项目,入驻学校附近的科创园。来到创业班以后,他对创业项目进行升级,拓宽思路,和校内艺术学院与机械学院同学合作,吸纳视觉设计、视频制作、PHP编程等人才。2020年以芜湖分公司名称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在校创业期间,连续2年获评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系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备案单位,获评3A企业认证。取得中国增值电信行业许可证2项;实用新型受理专利1项;商标注册证书2项;软件著作权4项另有3项已受理待发证。目前他担任滁州机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总经理,滁州机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2021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国家商标局代理机构、安徽省增值电信经营许可等成就。

从成立公司创业这3年多来,他不断学习企业经营经验,积累市场客户资源并持续维护客户关系,随着公司业务不断拓展老客户再服务,订单越来越多,因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带来了非常好的客户口碑,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新客户关联推荐订单,在创业的这条路上,他坚信:只有不忘初心,以客户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以行业榜样解决问题才能够使得公司不断壮大,走的更加长远!在2021年取得本科毕业后全身心投入事业的他有希望在未来1年内实现技术服务营收破百万,并在2-3年内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未来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展壮大一支有情感有实力有能力的团队,以实现行业创新、商业颠覆的企业服务模式。他表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时刻保持思维刷新,不做落后守旧人,要敢于迈开步子,更要跑起来勇夺第一!不论何时,那些心怀梦想奔向第一赛跑的人,永远不会输给时代。

创业方面的成绩并未让他骄傲,相反,他在创业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他获得诚信企业家荣誉头衔(202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用办备案);获2018创青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第四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2020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三等奖,2020年安徽省大学生服务创业大赛一等奖,第七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奖励多项。

“很喜欢在学校的环境,接触到同龄的创业学生,大家现学现用,将技术付诸实践,利润多少是小事,最重要的是锻炼能力,为长远着想。”眼下,申大伟的团队结合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为长三角中小企业、孵化器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方案,设计微信和QQ小程序,进行网络推广。

图片11.jpg


3.周志华——创业始于脚下,创业不断前行

周志华高中就读于宣城市生物工程学校种植专业,掌握了一定的农作物种植知识和经验。在校期间,他还开过一家小吃店,创业意识较强。2016年,他进入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在校期间他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大家参加各种赛事,荣获多个奖项。还积极创业,在校领导的帮助下他成立宣职旅旅行服务中心,经过半年的创业摸索他积累了经验和增加了创业的热情,于是他在2017年6月成立了宣城市众盛农业有限公司,同年在校领导的帮助下成功入驻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宣州区洪林镇现代农业示范园,于是就开始了一展身手。他觉得机会难得,随即联合两位同学认领了10亩“试验田”种植水果玉米“冰糖玉”。他们种植的每颗玉米都有一个二维码,扫描可以追溯整个生长过程。由于品种好、质量安全,一经上市便供不应求,卖了1万多斤,纯获利三四万元。随后他就宣城星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开推广,得到了合作社领导的高度重视。而在种植玉米的同时,他敏锐地发现,受销售渠道、种植规模和质量制约,当地盛产的葡萄面临大路货卖不出去、高端产品不好卖的尴尬现实,传统种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必须借助互联网思维,让优质产品对接优质客户。”他决定利用众筹平台,让全国各地的高端客户直接“认养”葡萄树。去年6月,他的葡萄树众筹项目正式上线,经过客户上门考察,首批3亩300多株葡萄树很快以每株398元的价格被认筹一空,买主一年可获得保底10公斤的新鲜葡萄。为了让买主放心,这些葡萄树都安装了摄像头,可以实时查看葡萄生产情况。今年的葡萄树同样被认筹一空,同时还带动了其他品种葡萄的销售。下一步,他们将扩大精品葡萄种植面积,将更多高端品种纳入众筹范围。除了玉米和葡萄,他今年又增加了芦笋种植项目,引进了15个品种,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芦笋种植过程实时监控和质量安全可追溯。6月中旬,在滁州市举行的安徽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上,他们的“互联网+现代农业种植”项目荣获特等奖。7月中旬,他将自己的“互联网+”种植项目统一打包成“寻农决”项目,参加了第二届“赢在江淮”全省创业大赛并晋级15强。8月中期,在江苏南京的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三等奖。眼下在宣州区科协领导的帮助下筹建宣州区果树专业技术协会,旨在进一步推进水果栽培标准化。2019年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功的拿下一个又一个订单,今年他们还在全区种植了500亩的玉米。互联网+种植模式,改变了传统种植销售观念,打通了产销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购销双方的双赢。创业始终“在路上”,下一步,他们将不断引进水果新品种,推广新的种植模式,让现代精品农业借力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并且他们现在还在积极的开展更多扶贫工作的发展。创业始于脚下,创业不断前行。

周志华初中时就爱看央视《致富经》节目,萌发了未来从事农业种植的念头。在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读大二时,他就开始尝试创业,在宣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办了一家农业科技企业——宣城市众盛农业有限公司,同年在校领导的帮助下成功入驻了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宣州区洪林镇现代农业示范园。

图片12.jpg


4.刘文涛——投身文旅重实践,拼搏精神永传承

刘文涛专科就读于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因为从小向往外面的世界,所以对文旅很感兴趣,想要游览各地风景名胜,探索人文风情。他在校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导游证、中级茶艺师、会展职业经理人证书。多次用自己做的项目参加创业大赛,当中他感触最深的一次是2018年由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举办,KAB创业俱乐部承办,市场营销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创业者协会和ERP协会协办的校级活动创业演说赛,他凭借出色的演讲和项目的实践性勇夺一等奖,得到马鞍山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总经理富明的赏识,为其提供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50平方米一年免租的场地使用权。这更加坚定他创业的想法,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他在努力的过程中注重实践,平时在校期间上的实践课是出去带团,服务游客;刘文涛趁着每周双休还会去马鞍市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志愿者,锻炼讲解能力。付出终有收获。个人先后拿到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者领队,最美文旅志愿者提名奖等市级荣誉称号。

为了能继续深造,刘文涛选择考取专升本,以便认识更多志同道合,与自己有共同理想的创业者,来到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萌生了创立公司的想法,开始组建团队,筹划运营。2019年正式成立学校第一家旅游性质的公司——芜湖市爱旅旅行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立信企业”,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及校外客户提供最优的旅游出行方案。2019年至2020年我们公司营业额流水达到36万,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很满足尝到了挣钱的滋味。为促进学校社团百花齐放,刘文涛还创立了我校第一届毅行旅游协会,希望能传播旅游文化,繁荣校园发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不仅在导游方面具有特长,刘文涛也非常重视自身的问题发展。曾多次参加各类主办方举办的文体以及文旅活动,曾拿到过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活动一等奖,蚌埠市“改革开放四十年,青年接力勇争先”征集活动一等奖,芜湖市“美好安徽,欢乐皖江”文旅线路研发设计大赛铜奖。

创业方面的成果也在无形中激励他与时俱进,全面发展,顽强拼搏,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荣获过第二届”龙腾杯”全国大学生创意创新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省特等奖,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省二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省二等奖,第十五届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二等奖,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省三等奖,第十五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省三等奖,青苗杯·中建智立方安徽省项目资本群英会活动省铜奖。拥有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省级大创项目和2项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还会凭着自己的奋斗,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继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躬身实践,勇于创业,奋斗不懈,拼搏不止,争取做得更好,不断超越,完善自我!

图片1.png


5.刘天赐——放弃当“空姐” 追梦做“茶艺师”

24岁的刘天赐是2023级专升本(创新创业班)的一名学生,也是一名中级茶艺师,经营着安徽省芜湖市一家茶叶商贸公司,两年前从专科空乘专业毕业后,考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专升本(创新创业班),继续她的圆梦之旅。2年求学期间,她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及创业素质得到了系统化的提升。3年的茶艺课修习,2年下乡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再加上两年连锁茶艺品牌实习经验以及参与知名茶品牌的产品研发,她积累了创业经验。

图片2.png


“两年时间很短,却足够让我终生受益,我学会了如何创办一家公司、如何去经营一家企业,也学会了营销策略、财务报账,团队之间的合作,让我从一名‘门外汉’进阶为茶叶圈的‘圈内人’。”刘天赐介绍,专业化、实战化、创新化的课程设置让她印象深刻。学生上午上课,下午进行创业实践和讨论,同时,给每名创业项目团队都配备有“双师型”创业导师,带领学生模拟软件学习公司注册、运营、管理等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学习,我们在学校时,还重点考核项目流水、营业额、行业认可度等指标。我也和专升本班另外5名同学商量决定组建‘归茶’团队创业。”刘天赐回忆。能将热爱变成事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理想与现实碰撞,也会产生许多苦恼。由于初期团队成员皆为大学生,创业实战经验不足,刘天赐也遇到了很多难题和困境。炒茶成本偏高、门店吸引力不强、茶农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信任度不高、线下销售渠道单一……带着这些问题,刘天赐在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王汉敏协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走访和实地勘察。首先,团队针对炒茶设备进行升级,采用自带加热装置的上下翻转炒茶锅,不再使用原始用柴炒茶的方法,在保护植被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推进农业智慧化转型。同时,该团队精准定位消费群体,结合产品IP及场景,营造门店的氛围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以期引起更多年轻消费者关注。刘天赐还创新商业服务模式,带领团队牵头成立了农民合作机构,将自热炒茶锅免费发放给农民,减少农民成本支出,再由团队统一收购和售卖。团队结合当地旅游业发展孵化特色IP,利用新媒体直播进行线上营销,在销售的同时传递茶艺文化知识。

目前,“归茶”创业团队联系的茶农合作基地已有1300余亩,主要集中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地区以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章朗山地区,主要以直播带货方式进行销售。刘天赐还培养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直播团队,至今累计直播带货200余次,最高单场云南场次销售额达28万元。刘天赐选择茶艺行业创业的初衷,源自对中国茶文化的热爱,因此,在商业运营的同时,她也很注重茶文化的推广与宣传,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喜欢喝茶,享受喝茶。她不仅专门开设了网站介绍茶叶文化,还通过组织多场茶艺培训、茶文化宣讲表演来吸引消费者。刘天赐的项目团队累计带动茶叶原产地茶农就业30余人次、间接带动就业1200人次。

“传统文化赋能,打造茶叶+文化特色品牌”的创业道路让刘天赐尝到了甜头,她开始尝试将产品规划延伸到茶饮料领域,即把中式纯茶与现代人热爱的奶茶两者结合,让中式纯茶以更贴近现代人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推出调饮和茶艺饮,同时在门店打造社交空间,进一步提高消费者、茶商、门店三者间的互动。

这些天,刘天赐正筹备着新一期茶饮新品,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希望打造实现数字化门店系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茶艺爱好者都能品鉴到“现代茶饮”的独特魅力。

6.炽热的心,源于坚定的信念。

胡傲蓝,管理工程学院23级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方向)专升本学生,五年连续创业者。现担任管理工程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副书记;工商管理2304班班长(先进班级);南京市E类青年人才;芜湖舟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邦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池州市个体工商户。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27项。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特等奖学金1次;获得了“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学科竞赛 党员先锋”“三好学生标兵”“科技创新 先进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等称号;受到中共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单独点名报道2次;受到中国青年网、环球智能网、芜湖女性等多家媒体报道。

68b846db55f69ea69aac5af375b8acf7.jpg


在自主创业的征途中,她深知人生旅途中,规划犹如灯塔,指引方向,她在奋力创业的同时,亦不忘精心规划职业道路。她获得了第十六届安徽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省级一等奖,这一成就不仅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她专科学校,常年以来在此类赛事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步入本科后,也获得了第十七届安徽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省级二等奖。作为五年的连续创业者,这一路走来很艰辛,常常与汗水相伴,但更精彩。以下是她的创业历程回顾:


I~59L8$E4RJ3TQG4O3UZS7Q.png


作为安徽邦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21年入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2024年1月,她注册了池州市贵池区个体工商户;每季度销售额30万左右,截至2024年1117日,累计销售额96万;今年,还成立了芜湖舟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领衔团队与梦溪众创空间、鸠江机器人孵化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国企中国铁塔等多家客户,签订的合同,截至2024年10月,150万元智能DCDU产品,已通过验收并实现100%回款。在漫长而又曲折的五年创业历程中,也伴随着很多荣誉,她获得“专利检索运用能力培训证书”“(中级)人力资源共享服务证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目前已获软著4项、申请专利3项。在创意创新专利大赛上,以领先第二名3.2分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最佳选手表现奖,受到吴校长的亲自颁奖。

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省级奖项27项。部分奖项如下:


4RIQUID]{MGD8360L`9SD%7.png


助力创业带动就业,直接带动就业6人,今年将为10余名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在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入驻一间可容纳16人的办公室;中科大先研院基地也准备招募2位员工。荣誉只是实现目标过程中的意外收获,是对一个时期的肯定,更是下一个时期的起点。

生活中,她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要将小我融入大我,努力在青春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深入基层,投入抗疫、无偿献血、关爱残障人士、学业帮扶、爱心捐赠。展现了大学生应有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获得了“优秀志愿者”“优秀先进个人”“优秀组织者”等荣誉称号。她曾作为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主席,组织“红色天使献血活动”,全校献血84240毫升。组织志愿者前往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剪纸触心灵活动”,为124名残障儿童带去温暖。她还带领创业团队,为山区孩子捐赠学习用品,关爱留守儿童,受到“中国青年网”报道。她也曾作为社团管理中心主席、“仪韵”礼仪协会副社长,常常带领礼仪们服务于各类大型活动,例如省直机关工委“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干部表彰大会等。

成绩始终只是代表过去,不过它化作动力和信心,鼓励着她继续以拼搏续写自己的青春。今年初,她还积极加入“专升本学子载誉归来,回馈母校献良策:学海无涯共筑梦,专升本路引航灯”宣讲活动,向专科参加专升本考试的同学分享经验,传授了备考技巧和学习方法。鼓励大家要相信自己,勇敢追求梦想,获得母校感谢信一封。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路程艰辛不怕苦,属于她的创业传奇终在逐梦路上绽芳华。

结语:

管理工程学院始终遵循以“厚基础、重实践、强应用”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化专创融合、学赛相长的人才培养特色,依托专业实训平台,在学科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方面,屡创佳绩,硕果累累。2019年下半年开始入驻学校创业基地的学生创业项目,营收和盈利逐步走高。其中,仅创新创业专业方向的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年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就有3家;超过50万元的5家,其他项目的年均营业收入也都达到了10万元以上。所有学生入驻创业基地创业实践项目均实现了盈利。其中,12家项目的年盈利水平超过30万元,8家项目的年盈利水平在10万元以上。

上述成绩仅仅代表部分创业学子在校期间的表现。每一名创业肯吃苦的学子一定是经历了前期的诸多磨难,他们的故事仿若一部小说,仅仅几百字无法写出其中的传奇所在。但是,这些学子身上所绽放出来的对创业的激情、热情确实值得每名学生深思。在管理工程学院,像钱阵、周志华、申大伟这样有创新精神、创业梦想的学生还有很多。未来将会有更多创业班学子在学校与学院的双管齐下、多措并举中在他们各自引以为傲的领域取得更加优异、更辉煌的成绩!

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为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创业核心知识教育、创业综合能力培养、创业实践实训锻炼以及创业模拟运营等教学项目,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素质;系统掌握创新创业必备的理论知识,熟悉创业相关政策法规、创业方法与流程;具有较强的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应用能力、商业模式设计与实现能力、创业企业管理能力等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