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学生工作
社会实践 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详情页
管理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燕山”实践团特辑(一)——情系燕山 关爱老人
管理工程学院 2022-08-17

红色土地繁衍了红色故事,红色的血脉成就红色江山。蚌埠市孙家圩子村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村庄。但通过两天的调研与学习。同学们了解到,1949年3月22日,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等率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等由徐州进驻到孙家圩子村。从此,孙家圩子村便是渡江战役的重要一环。在这里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这都是值得同学们去了解与学习的。

盛夏时节,万木葱茏。8月1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色燕山”三下乡团队展开了“情系燕山,关爱老人”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上午8时,同学们准时乘坐71路公交车,从宾馆来到了燕山乡孙家圩子村,探望革命老党员。通过他们的回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时渡江战役的革命故事,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图片 1.png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在胡涛书记的带领下,同学们入户访问了四户革命老党员。通过孙秀莲奶奶的叙述,同学们了解到,孙家圩子村名的由来。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途径此地,悬壶济世,分文不取,约定重病愈者,于坡上植杏五株;轻病愈者,植杏一株。数年之间,植树万株,救人无数,乃成广茂杏林,至今,人们对这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神医仍是心口相传,念念不忘,对杏树也有着独特的感情。一面杏林春暖的墙,亲善诚信,这里世代民风淳朴,静谧安详。孙家圩子村从解放前至1958年隶属凤阳县管辖;1958年划规为蚌埠市郊区燕山乡管辖,因梅花山广泛种植杏树,又地处梅花山脚下,故更名为“杏山村”。1999年,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确认此处为渡江战役总前委驻地;蚌埠市政府经过长期缜密的资料收集,至2008年,为尊重历史,将此地复名为“孙家圩子村”。


图片 2.png

(图为杏林春暖墙面展示)



同学们还在孙建国爷爷的叙述下得知,1949年3月22日,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等率渡江战役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前方机关和三野司令部由徐州进驻到孙家圩子村。从3月22日到4月4日,短短13天的时间里,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以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等同志为领导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在孙家圩子村研究制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方案,全面部署渡江战役。孙家圩子,前有杏林村暖的人性光辉普照,后有军民齐心的红色记忆砥砺,这个淮河岸边的小山村,用默默地坚守,成就了浪漫而传奇的乡村气质。


图片 3.png

(图为同学们走访光荣老兵)


图片 4.png

(图为队员走访革命老党员)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同学们在了解红色党史的过程中,也对爷爷奶奶们致以最真诚的问候。烈日下汗水浸透了我们的衣服,但当同学们看到爷爷奶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时,每一位同学都发自内心的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是暖暖的。


图片 5.png

(图为队员与爷爷奶奶合影)


通过今天的采访调研,同学们不仅了解到渡江战役的历史故事,更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精神。直到今日,同学们也不应忘怀革命先烈的精神,要为建设祖国未来而奋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青年人应该真正把爱国之意变成爱国之行,要感激革命先烈,并学习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