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背景介绍:聚焦贸易专长,对标市场缺口
在全球化浪潮与数字技术深度重构国际贸易格局的当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碎片化、贸易模式数字化、地缘竞争复杂化等外部变量,又需破解传统教育模式中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脱节、课程体系滞后于业态创新、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错位等深层矛盾。产教融合作为破解“两张皮”困局的关键路径,通过将产业资源转化为教育动能、将教育成果反哺产业升级,正重塑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生态。
二、产教融合赋能:国贸专业育才提质
1.产教融合逻辑:构建“三维一体”协同机制
(1)“制度+方案”。制度上,推进本科教育系统性改革、遵循学校总体指导意见,强化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方案上,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及国际贸易实务,并引入现代工具应用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需求。
图1 专业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2)“项目+实践”。以能力目标为核心,构建基于项目的学习体系。通过设计分级挑战项目(C1、C2、C3、C4),项目来源于企业真实的应用场景,从而形成从初步感知到持久发展的四层目标体系(4L)。采用1D至4D的四维设计方法,层层递进,贯穿四年学习。四年内,学生需完成至少20个项目,涵盖设计、实施、验收全过程,强化知识获取、计划执行、团队协作、自我评估及创新迭代能力。所有项目课程均融入PBL理念,形成紧密联结的学习网络,实现产教合一的目的。
图2 国贸专业基于项目的学习串
(3)“培养+就业”。学院积极深化校企合作,目前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联合培养项目等方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学院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参与真实项目操作,提升实践能力。校企双方还共同举办招聘会、职业规划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实现毕业即就业,帮助国贸专业学生快速适应企业、融入企业,提高高校毕业生毕业就业率。
图3 企业走访
2.产教融合实践路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1)课程重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模块化设计
专业以“核心理论筑基、企业需求作导、数字技术赋能”为逻辑主线,将课程体系分解为三大模块:
专业内核模块:借助科大讯飞平台,进行项目式和混合式教学改革,重构教学体系,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紧密对接。模块化设计既保留了专业核心课程的系统性,又灵活融入了企业实际案例,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快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企业需求模块:联合宁波豪雅集团、阳光电源等企业开发《跨境电商运营》,嵌入速卖通店铺搭建、UL认证申报、海外仓系统操作等12项企业实操单元,配套“跨境电商全链路沙盘”虚拟仿真系统,学生可操作企业真实账号完成选品、定价、推广全流程。
数字技术模块:开设《跨境电商实务》《海关实务》《产品发布与商展设计》课程,联合科大讯飞开发“星火外贸助手”,学生需完成“AI生成产品详情页”“跨境电商运营”“海外客户画像”等任务,企业业务数据实时接入课堂,实现“教-学-用”闭环。
图4 课程重构和学生实践
(2)平台共建:打造“真实场景”融合的实践载体
①实体平台:企业级业务全场景复现
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学生需完成“产品卖点提炼—脚本撰写—直播—数据复盘”全流程,GMV转化率、客单价、用户停留时长等数据实时接入企业后台,企业导师根据业务指标进行考核。
②虚拟平台:数字孪生全流程赋能
浙江进出口报关实训平台:集成智能询盘处理、跨境物流轨迹追踪、单证自动化生成等20个业务模块,模拟外贸企业真实场景,完成“智能报关—海外仓操作—跨境结算”全流程,系统根据操作合规性、时效性自动评分并生成能力图谱。
通过共建实训基地、模拟交易平台等,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践机会。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企业环境中学习,有效缩短了从校园到职场的适应期。
图5 学生模拟实训
(3)师资共育: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学院一方面加强自有教师的企业实践培训,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担任教师或开展专题讲座,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共同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如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徐玉林、讯飞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景明、HREC首席运营官章承诚等,他们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还具备丰富的行业和实务运营经验,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和实践指导。
3.产教融合成效:技能素养双进阶
(1)竞赛成果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在“国贸技能大赛”“三创赛”“国际商务谈判大赛”安徽省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型比赛中均荣获国家级奖项,各类竞赛中的优异表现展现了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风采与实力。
图6 部分竞赛成果
(2)科研成果
产教融合硕果丰富,我校师生携手共进。教师紧扣产业趋势定课题,学生全程投入实践。如发表《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小企业企业从0-1出海策划全链条路径》论文等。
三、就业前景:高起点、高站位、高潜能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态势良好,就业率多年稳定在 92%左右。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市场对国贸专业人才需求热度不减。毕业生就业领域广阔,可投身外贸企业、跨国公司、国际物流商、海关商检部门、涉外金融机构(外汇银行、国际结算中心)等,从事进出口业务、国际采购、单证缮制、跨境营销、贸易谈判、风险管控等多样化工作。
四、加入我们:启航国际经贸新锐征程
“一课一港城”产教联动:核心课程对接港口城市外贸产业生态,搭建校企共建的进出口贸易实训枢纽,达成“学用相长”。
“一生一领航”双师赋能:高校教授与企业导师携手规划职业路径,贯穿学业精进、技能竞赛、职场进阶全链路。
“一企一专案”实战淬炼:参与企业真实国际业务项目,如海外市场拓展、跨境支付优化、贸易合规管理等,沉淀行业资源与实战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