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夯实教学根基、促进教研室内部教学交流、提升课程教学质量,2025年9月26日供应链管理教研室在A5S203教室组织开展本学期首次集体听课与评课研讨活动,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观摩了王昕晨老师主讲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堂教学。
(图为听课现场)
本次课程王昕晨围绕“物流选址的相关因素”的核心内容展开。课堂开篇,王昕晨老师以吉林、长春乐购选址失败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拆解案例中选址决策的问题根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课堂参与感。在授课过程中,她结合“芜湖港物流枢纽布局”“柳州螺蛳粉产业集群选址策略”等贴近产业实际、兼具本土化与代表性的案例,将物流选址涉及的区位、交通、产业配套等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产业实践深度融合,让学生直观理解物流选址中区位、交通、产业配套等核心因素的重要性;同时,她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播放《物流专业选址人员职业发展与收入前景》专题视频,既拓展学生对行业的认知边界,也为学生后续职业规划提供实际参考。
(图为王昕晨老师授课中)
课程尾声,王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案例汇报,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图为学生案例汇报中)
听课结束后,供应链教研室副主任王汉敏老师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研讨交流。会上,王主任首先肯定了王昕晨老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认为其能够结合企业案例开展教学,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效果较好。同时,教研室全体成员也围绕本次课程如何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具体建议,如“适当精简PPT文字内容,提升课件信息呈现的直观性”“减慢语速”等,为课程后续改进提供可行性建议。同时,吴梦为、刘郑两位新入职的教师结合近四周自身的教学实践,分享了自己的听课心得。他们表示,王老师教资教态端庄大方,教学语言规范,选取企业案例具有代表性,尤其在激发学生兴趣和降低理解门槛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此次集体听课与评课研讨活动,不仅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优化提供了具体思路,也为新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助力其更快适应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后续,供应链管理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教研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充分凝聚集体智慧,探索贴合专业特色与产业需求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为输送符合现代供应链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