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探寻徽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11日,安信工“青衿徽语”实践团走进绩溪博物馆,近距离感受绩溪作为徽文化核心发祥地的独特魅力,深刻体悟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共鸣。
踏入博物馆展厅,讲解员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实践团成员,从绩溪地域文明的起源脉络展开讲解。“绩溪作为徽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孕育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璀璨文明。”讲解员指着序厅的沙盘模型介绍,通过多媒体投影的动态演示,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到绩溪“七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如何滋养出独特的人文生态。
(图为讲解员介绍)
在文物陈列区,讲解员重点引导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商周青铜器、宋元瓷器以及明清徽派工艺珍品。其中,一件名为“胡氏祖祠”的木雕梁枋尤为引人注目。讲解员介绍,该木雕采用深浮雕技法,生动刻画了《郭子仪上寿图》,人物衣袂飘逸,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徽匠“三分雕、七分磨”的精湛技艺。她细致讲解了木雕纹饰背后的民俗寓意,如“鹿鹤同春”象征长寿,“鲤鱼跃龙门”寄托科举功名等美好愿景。随后,团队成员驻足于明代“胡开文墨庄”的制墨工具前,透过泛黄的账簿与墨模,深刻感受到徽商“贾而好儒”的经营理念与文化追求。
在历史名人区,团队成员驻足于人物事迹展板前,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绩溪杰出人物的生平与贡献,从学术造诣深厚的院士到德艺双馨的文化名人,每一段故事都让人深受触动,是对先辈的敬佩与对绩溪深厚人文底蕴的赞叹。
(图为部分展品)
通过此次博物馆之行,实践团成员对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精神内涵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只有亲身接触这些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物,才能真正体会到“活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为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