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程学院
2025-10-30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为帮助2025级新生更快适应专业学习,初步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真实流程,10月22日下午在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院长助理王汉敏老师的精心组织与各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的专业认知延伸活动——“走进专业实验室”参观活动。500余名新生分批次走进学院实验中心,本次参观活动旨在向新生们全方位解锁从企业战略规划到生产运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的全流程奥秘。

本次参观活动覆盖管理工程学院六大核心实验室,分别是供应链管理实验室、仿真模拟实验室、财务会计实训室、创新金融实验室、新媒体实验中心及人力资源数字化实验室。由各班级的班导师全程带队,6位经验丰富的实验室讲解教师结合生动案例与部分软件演示,让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充分激发了新生的专业兴趣与探索热情。
在供应链管理实验室,李红梅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阐释了供应链的重要作用,“供应链就像企业的‘血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接着,李老师介绍了实验室建设背景及承担的课程实验,例如在仿真模拟平台中学生可以扮演“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角色,可以在模拟市场环境中制定采购计划、协调生产节奏、优化物流路线,亲身感受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关系。新生们认真听着李老师讲解的要点,不时互相交流着自己的理解与疑问,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图为李红梅老师为新生作讲解)
在仿真模拟实验室,讲解老师汪燕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向新生介绍了实验室的建设理念与功能布局。汪老师说:“管理学科不是‘纸上谈兵’,我们打造的仿真模拟实验室就是要还原企业真实管理场景,让大家提前‘上手’解决实际问题。”随后,汪老师结合实验室的ERP软件、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生动讲解了不同专业与实验实践的结合点,让新生们对“管理如何落地”有了初步认知。

(图为汪燕老师为新生作详细介绍)
在财务会计实训室,讲解教师陈志豪首先介绍了该实验室的主要软件及功能。陈老师告诉同学们,该实验室主要设置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并承担学院各专业会计学的手工凭证与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实验实训操作。陈老师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企业会计工作早已从“手工账”转向“电子账”,但电算化并非简单的“机器替代人工”,而是对会计思维的升级。 通过该实验室的参观,同学们对“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藏着的财务逻辑”产生了浓厚兴趣。

(图为陈志豪老师为新生作实验室功能讲解)
在创新金融实验室,讲解教师张啸宇向新生们系统介绍了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功能定位与核心设备。张老师说:“这里不仅是课堂知识的‘练兵场’,更是对接行业前沿的‘窗口’。”当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沪深指数与动态K线图呈现在眼前时,新生们纷纷驻足围观,不时提出“如何通过数据判断企业估值”、“这些指标对投资决策有什么帮助”等问题,张老师耐心逐一解答,并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专业术语,让抽象的金融概念变得具象可感。

(图为张啸宇老师为新生答疑解惑)
在新媒体实验中心,讲解教师倪文娟首先介绍了该实验室的概况。新媒体实验中心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并联合培养学生。迄今为止,该实验室围绕新媒体营销方向开展了各类科技项目合作研发及申报、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工作。在参观过程中,部分新生还获得了“实操体验”机会。在倪老师的指导下,部分新生走上主播台,手持一款模拟产品尝试讲解。

(图为倪文娟老师为新生作详细介绍)
在人力资源数字化实验室,讲解教师吕轶群首先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概况,该实验室是依托“新商科”建设理念打造的现代化实训平台,实验室涵盖数字化招聘模拟、人力资本数据分析、员工培训等核心功能板块,配VR员工培训设备及数字化绩效测评工具,可以完整还原企业从人才招聘、培训发展、绩效薪酬管理到人力资本决策的全流程数字化场景,为学生搭建起“沉浸式”的专业实践空间。

(图为吕轶群老师为新生作详细介绍)
“原来企业运营有这么多门道!”参观结束后,2025级工商管理专业的新生小李兴奋地说:“之前在课堂上听老师讲《管理学》,总觉得很抽象,今天通过实验室的参观,初步清晰了每个环节是如何衔接、如何决策的,也更加清楚未来专业学习的方向了。” 2025级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小王也表示:“这次参观让我感受到了管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以后一定要好好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多动手操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分管教学副院长卢晓莉老师表示,组织新生参观实验室是学院“实践育人”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让新生近距离接触专业实验设备与教学资源,不仅能帮助他们快速建立专业认知,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引导他们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后续,学院还将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用好、用活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课程、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