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管理工程学院第五期工商管理专业辅修班开班典礼在A5博行楼E202教室举行, 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管理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卢晓莉出席开班典礼。(图为程玉林讲话)首先,程玉林从我校辅修专业发展历程、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师资力量以及课程设置亮点进行了详细解读,结合党的二十大召开,从人才、产业、科技方面讲述了学识广博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就业、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鼓励同学们按照专业培养计划安排完成全部课程,勤学善思,多问笃行。(图为卢晓莉讲话)随后,卢晓莉对第五期工商管理专业辅修班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管理工程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特点和师资情况,并通过前四期中辅修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具体实例阐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最后对同学们的学习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尽快适应辅修专业课程的学习,深度参与课堂教学,为自己的未来未雨绸缪,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图为辅修开班典礼现场)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功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近日组织《财务管理》课程组进行了课程思政专题集体备课活动。9月21日下午,《财务管理》课程团队梅玉琳、刘晨和张颖三位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暨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可老师全程参与指导。 (图为张颖老师介绍课程思政情况)(图为老师们相互交流思政建设心得)本次活动重点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方式及重要性。各位授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课程思政涵盖的内容及授课中思政因素加入的方法展开了讨论,并探讨出了适合融入财务管理教学的“核心价值观”、“制度优势”及“家国情怀”等内容。马院黄可老师在思政教学方法方面等给出了建议,提出了思政教学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生硬的单独讲授,同时提议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鼓励各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总结思政案例,进行探讨和整合。除此之外,课程组老师还针对平台视频课更新、财务管理前沿热点补充及学生评价方式优化等方面,
管理工程学院本学期引进两款新的教学软件——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和进出口报关实训软件。为了加深教师对这两款软件的认知,提高对软件的操作能力,学院特邀请了软件提供方的培训人员于2022年9月16日下午开展了关于这两款软件的集中培训。本次培训采取的是线上授课,线下聆听的方式。副院长卢晓莉、实验室副主任王汉敏、国贸教研室副主任周文君、实验管理员陈志豪及来自营销和国贸两个教研室的部分教师,集聚创新金融实验室,共同参加本次培训。(图为软件培训现场)(图为软件培训现场)本次培训介绍了电子商务软件在各种交易模式中的详细流程,并以不同的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参与其中,如何自主的开展和使用电子商务;同时介绍了进出口报关软件如何填制各类报关单证,熟练进行通关作业及报关相关活动的前期、中期及后续管理工作。培训过程中,大家专心听讲,并做好笔记,同时还与培训老师进行软件操作方面的现场连线互动,培训内容让大家受益匪浅,相信学院老师在通过此次培训后,可以熟练地将这两款软件应用于课程实验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使思政教育深度融入市场营销课堂教学环节,建设一批可靠、生动、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9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缪玲丽老师来管理工程学院参与市场营销教研室《市场营销学》课程集体备课。首先,缪玲丽老师为市场营销教研室老师讲解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思政课三者的区别,帮助建立起对课程思政的清晰认知。缪玲丽老师为课程思政融入经管专业的教学提供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奉献社会、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创新精神、爱国精神、诚信精神、吃苦耐劳等方向。(图1 缪玲丽老师向市场营销教研室老师讲解经管专业可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其次,市场营销教研室老师与缪玲丽老师就《市场营销学》课程大纲规定的9项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融入元素、融入方式、授课方法进行了逐一讨论。确立了宏观经济变迁、绿色经济、国际环境影响定价等既服务于市场营销知识教学,又具备启发意义的课程思政主题。(图2 市场营销教研室老师向缪玲丽老师提问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问题)最后,市场营销教研室老师就《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问题向缪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提升课程育人实效。2022年9月14日上午管理工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研室主任周文君老师组织相关老师就《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进行了集体备课,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郁从娟老师也参加了本次集体备课。(各位老师集体备课现场)各位老师就本门课程的课程思政的融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这次集体备课,各位老师都有所收获,对课程思政的课堂融入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政治经济学课程组向郁从娟老师赠书)
2022年9月14日上午,管理工程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组织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研讨会如期举行。此次会议邀请了马克思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杨明明老师一同参与讨论。(图为张庚全老师发言)会上,先由课程组成员依次介绍该课程的思政元素及嵌入方式,然后集体讨论如何更好地将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效结合。在讨论过程中杨明明老师从思政专业角度给出建议。此外,会上还探讨了将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协同的“大思政”机制的可行性。(图为杨明明老师提出建议)此次研讨会集思广益,拓宽了管理学原理课程组成员课程思政设计的思路,提升了课程组成员课程思政专项教学能力,以后可以更多组织类似课程思政相关活动。
为了加强学风建设,做好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管理工程学院于8月31日下午在A5博行楼五楼会议室召开学业预警帮扶会。学工主管邓辰、教学兼科研主管吴磊、辅导员张玉琳及学院三级学业预警学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首先,吴磊系统的解读了学校关于大学生学历学位的授予条件,并介绍了学院的学业帮扶条例。他依据成绩信息对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学业困难状态下学习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了“学在当下,思在未来”的观点,希望各位能够敲响心中警钟,争分夺秒,不要沉迷自我,活在当下。张玉琳就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会议最后,邓辰鼓励同学们摆正心态,不要气馁,认真准备补考,预则立不预则废。努力提高成绩,争取早日改变学业现状。本次学业预警帮扶会旨在加强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习管理,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约束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协助下,积极探索学习新方法,努力弥补自身学业差距,共创学风建设新气象。(图为召开帮扶会现场)
5月11日——5月27日,管理工程学院为期三周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顺利完成,本次答辩共计分为小组答辩、大组答辩和二次答辩。5月11日下午15时,因疫情影响,本次答辩分为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每组配备3名答辩秘书,为保障答辩工作有序进行,副院长卢晓莉在A5博行楼创新金融实验室召开了答辩秘书培训会,强调了答辩秘书的职责以及具体工作要求。(卢晓莉给答辩秘书培训)5月15日,学院小组答辩如期举行,为保障论文答辩质量,刘冰和卢晓莉于答辩开始前召开答辩动员会,讲解答辩流程与具体要求。本次小组答辩共计565名学生参加,分22个小组,每组答辩评委3人,组长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授担任,每组优秀毕业论文以及答辩不通过学生将进入大组答辩,经过全天答辩工作,最终199名学生需参加大组答辩。(小组答辩前刘冰、卢晓莉给大家讲解答辩注意事项)(小组答辩现场)5月21日,学院开始大组答辩工作,本次答辩学院按照教务处要求,答辩评委由5位评委老师组成,组长和副组长都由副高及以上职称教授担任,刘冰和卢晓莉召开了大组答辩动员会,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