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0553-8795000/3913500 招生咨询:0553-3913567 人才招聘:0553-8795011

教学科研
教学工作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为听取学生对于学风建设、教育改革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程学院于4月11日在博行楼S506会议室召开了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参与本次会议的有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卢晓莉、于凤,学工主管邓辰,教科研秘书陈永强以及各班级学习委员。(图为座谈会现场) 会议伊始,卢晓莉首先明确了此次座谈会的目的和意义。她指出,本次座谈会是为了听取各学习委员在班级学风、学校资源等方面的疑问与建议,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接着,在座谈会上,学委们积极发言,针对教学和管理中的诸多细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涉及个性化晚自习的开展、教材版本更新、实践环节增强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等多个方面。各班学委就当前教学管理和学习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学院领导认真聆听了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会议在一个个问题的讨论研究声中步入尾声。(图为学委提问)(图为老师现场解答)本次座谈会的圆满举办,不仅为

管理工程学院 2024-04-15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推动课程思政理念入脑入心,切实改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2月27日-3月18日,管理工程学院各教研室分别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的主题教研活动。(图为集体备课交流现场)集体备课中,各专业教研室课程组分别围绕《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沟通》、《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课程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分享思政课的教学经验。活动伊始,课程组老师们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分别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教师纷纷发言,就课堂教学开展及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措施展开讨论,积极为课程思政内容的完善献言献策。他们一致认为,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瞻远瞩,深入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思政元素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思政元素的滋养。同时要动态更新“课程思政案例库”,通过生动的思政案例,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

管理工程学院 2024-03-20

2024年3月14日,管理工程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组织了《统计学原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统计学院里》课程组老师同马克思主义学院3位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图为集体备课研讨现场)(图为集体备课研讨现场)《统计学原理》是管理工程学院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统计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统计学原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成为了课程组面临的新挑战。活动伊始,课程组老师们向马克思主义学院3位思政课教师介绍了《统计学原理》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负责人指出,统计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方法论,它涉及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是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统计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接下来,教师们围绕如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了热烈

管理工程学院 2024-03-18

为进一步夯实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综合教学能力水平,推进混合式、项目式教学改革工作。3月14日下午市场营销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教研室副主任游许敏的带领下集体观摩钱玉霞老师讲授的《市场营销学I》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钱玉霞老师将学生项目执行能力培养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周密,课堂组织调控能力较强,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锻炼了学生的小组汇报能力。 (图为授课现场)听课结束后,市场营销教研室组织了评课与研讨活动。各位老师畅所欲言,针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展示效果、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学生能力是否得到成分锻炼、师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分别分享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及思考。 (图为教师评课中)  研讨过程中,校级督导蒋庆洋教授对新教师提出了“走动、互动”的教学工作优化建议。蒋教授指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课前充分准备,在授课过程中也要适当走下讲台,注重师生互动效果。这一举措有利于构建生动愉快的教学氛

管理工程学院 2024-03-15

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功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工程学院国贸教研室于2024年3月13日组织《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课程组还邀请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3位思政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大家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方案、教学内容环节设计、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等环节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图为集体备课研讨现场) 教师们就课堂教学开展方面提出几个建议:一是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方面,课程教学团队认为思政元素应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二是提出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方面,要动态更新“课程思政案例库”;三是优化健全教学评价,包括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如何纳入课程评价体系等。    教师们就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展开讨论:一是加强国情教育,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二是强化法治意识,尤其注重强化行使公权力教育和加强权力监督教育。三是培养公共意识,增强公共责任和公共管理能力。四是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此作为研究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价值导

管理工程学院 2024-03-14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素养,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管理工程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于2024年3月4日开展了《管理沟通》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管理沟通》课程组特别邀请了思政教师来分享思政课的教学经验,大家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方案、教学内容环节设计、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等环节开展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图为集体备课与研讨现场《管理沟通》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管理类专业学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提升管理沟通能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单纯的技能培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课程组认为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将重点强调倾听、面谈及面试、谈判、危机沟通和团队沟通等关键沟通技能的培养。同时,结合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和价值观,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其中,倾听章节将加入“社会责任与同理心”的内容,教导学生在倾听时,不仅要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还要关注社会整体利益,以同理心去理解和帮助他人;面谈及面试章节将

管理工程学院 2024-03-11

3月4日下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组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黄可、鲍翠翠、王娜等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以期在课堂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思想品格和道德品质。这次思政集体备课活动,旨在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探索与思考如何让《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图为集体备课活动现场会上,各位老师纷纷发言,积极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内容的完善献言献策。他们一致认为,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瞻远瞩,深入挖掘和提炼思政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课程知识传授中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思政元素的滋养。同时,他们还提出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确保思政元素融入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有效把握。此外,老师们还强调,应通过生动的思政案例,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既是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也是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管理工程学院 2024-03-10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起来,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市场营销教研室《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组的全体教师于2024年2月27日开展了新学期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陈智、王娜、郝峰山三位老师参与其中,旨在给课程组老师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建议。图为课程组集体备课现场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课程组教师和思政教师积极发言,深入探索了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陈智老师认为,“课程思政并不是要将思政课与专业课完全剥离开,也不是强硬地将思政理念塞入到课程中,而是要以“润物细无声”般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做出引导。只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要学生能够听懂,那就是一段成功的课程思政融合案例。”王娜老师指出,“要始终坚持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三观的引导。密切关注时政热点话题,并将其融入教学中,在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中,赋予课程思政新的意义!”课程组成员李妍副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可以从细微处着手,就学生普遍关心的就业

管理工程学院 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