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11日下午两点,国贸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学院会议室召开教学方法研讨会,旨在推动大数据与案例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与课程建设水平。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由教研室主任周文君主持。
会议第一阶段,刘美岩老师围绕“大数据时代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的演变”作分享。系统梳理了从传统计量经济模型到当前基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演进路径,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演示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海量经济数据、识别因果效应、预测经济趋势。分享结束后,教师们就大数据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数据来源与伦理问题、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进一步拓宽了教学与研究视野。
图1 刘美岩老师分享
第二阶段为案例教学分享会。刘美岩老师以“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融入案例教学”为主题,展示了如何通过中国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市场经济规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结合点,强化价值观引领。吕轶群老师分享了“国际贸易理论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通过解析典型国际贸易现象与政策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关税效应、汇率传递等核心理论,将抽象经济学模型与真实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相印证,提升了学生对复杂贸易问题的分析能力。兰传春老师则围绕“服务贸易课程案例教学”,以数字服务、文化出口等新兴领域为例,剖析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态与新机遇,强调跨学科知识融合与创新思维培养。
图2 教研室老师案例分享
最后,教研室主任进行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三位教师的分享内容与教学创新实践。她强调,面对教育数字化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新趋势,教研室教师应主动掌握大数据分析工具,积极推进案例教学改革,将AIGC、智慧教学平台等新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构建“理论—实务—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育人新体系。她鼓励全体教师以本次会议为起点,加强教学资源共享与团队协作,持续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研讨会内容充实、视角多元,不仅深化了教师对大数据研究方法与案例教学实践的认识,也为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提供了明确方向和实施路径。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后续教学中积极应用所学理念与方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