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主办、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组织、江苏大学承办、浙江精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本科组第五赛区完美落幕。第五赛区共有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和安徽五大省市186支队伍参赛,83支参赛队晋级线下“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环节。在6月26日公布的竞赛结果中,我校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出色的团队协作,在区域赛中斩获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1项。(图为线下比赛开幕式)本次竞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竞赛为人力资源管理模拟经营,线下竞赛为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模拟经营”环节中,参赛队伍需组建不同的公司,基于同一案例背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智能仿真与竞赛对抗平台》软件进行分组对抗与模拟经营,操作涵盖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等八个模块,旨在实现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和人力价值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环节则要求参赛队伍运用大数据思维与技术,通过《人力资源大数据分


6月2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全国总决赛在东南大学顺利落下帷幕。本届比赛共吸引全国及海外共403所高校的一万余名学生踊跃参与。管理工程学院今年首次承办该赛事,通过精心组织报名与耐心指导学生作品,最终选派的参赛团队凭借创新思维与扎实功底,共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其中国一2项、国二2项、国三等1项,实现了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开门红”。(图为获奖师生合影)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分“创意设想——日积月累培养习惯”“创新制作——身体力行创造价值”“创业计划——业勤行思擘画未来”三个主题。主题一要求参赛选手在一个月时间内,每日记录一个自己的创意设想,需要图文并茂;主题二要求参赛者运用废弃物为主要材料,或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经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动手制作,形成有价值的作品;主题三要求参赛者针对城市生活需求的服务创新项目,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比赛赛制分为校赛、区域赛、全国赛及国赛总决赛。管彤、廖萌、徐静茹团队的《藻力焕能》创新性地将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直接引入微藻培养系统,利用微藻高效吸收


5月21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第一届“领途杯”数智人才双驱挑战赛决赛在人力素质测评实验室(A5E401)成功举办。本次比赛有幸邀请到3位校外专家和2位校内老师担任评委。比赛旨在培养和选拔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数智人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产学研合作的桥梁。这次比赛吸引了众多优秀团队报名参赛,经过激烈的初赛选拔,最终有10支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决赛共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VR大数据潜质测评、模拟面试和短视频汇报展示,全方位考察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VR人才潜质测评中,学生戴上VR眼镜,进入模拟团队协作、客户沟通和应急处理的虚拟职场场景。AI技术深度融入VR测评的交互、渲染和内容生成环节。VR全方位追踪学生在场景中的行为数据,AI算法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精准分析学生的互动能力、沟通技巧和应急反应等特征,生成详细测评报告。这份报告帮助学生清晰了解自身优势与短板,为能力提升提供针对性指导;同时为企业选拔、培养人才提供科学依


5月18日,2025年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总决赛在西南财经大学落下帷幕,至此今年该项赛事的组织与参赛工作均已顺利完成。我校“星途·杏花微雨”队和“小伍”队一路破关斩将成功晋级总决赛,与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349支队伍进行巅峰对决。(图为带队教师与参赛学生总决赛合影)“星途·杏花微雨”队(队员为:吴妹、郝延、韦祚罕)参赛的数智商业沙盘赛道采用 BizSand 数智商业经营模拟软件,每个参赛团队代表一个虚拟企业,数智商业经营赛道从系统第2年第3年开始模拟,采用3年12期或2年8期赛制,在系统第16期后根据系统评分所得成绩进行判定。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所有占领的销售市场、第16期各区域开设的商店(每个)、各区域销售总额排名、未归还基金贷款、经营中追加股东资金等多项得分或扣分指标。在与69支决赛队伍同场竞技中,我校“星途·杏花微雨”队突出重围斩获了全国一等奖。“小伍”队(队员为:张锦阳、唐家伟、方利涛)参赛的供应链决策赛道采用BizSand供


近日,由管理工程学院承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以下简称“三创赛”)校赛决赛如期开展。我校共有168支团队报名,通过层层审核以及严格筛查,最后有12支优秀队伍脱颖而出。本次决赛中,管理工程学院邀请了5位校外评审专家担任决赛评委。(图为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首先,主持人介绍了“三创赛”比赛规则。本次三创赛校赛涵盖了三农电子商务、工业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校园电子商务及其他类电子商务等多领域主题项目,体现了同学们对电子商务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考。决赛分为“项目展示”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每支参赛队伍均有8分钟时间进行项目展示和演讲,随后是7分钟的现场答辩。(图为线上、现场评委、嘉宾)比赛环节,每支队伍都怀着热情和激动的心情,参赛选手都做着充分的准备,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项目背景、背景、痛点、以及项目前景等方面介绍本团队的项目;线上以及现场的专家评委从创新、创意、创业、演讲和文案五个维度对项目进行了精细评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问题,各团队成员认真


3月26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赛决赛在A5N503圆满收官。本次赛事历时两日,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阶段,共吸引63支队伍、189名学子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9项。本次大赛采用创新的“模拟经营+分组对抗”模式,依托《人力资源管理智能仿真与竞赛对抗平台》构建虚拟商业生态。各参赛队伍化身“初创企业”,围绕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及产品研发八大核心模块展开实战对抗。选手需在系统设定的市场波动、人才需求变化等复杂情境中,动态调整人力资源策略,追求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ROI)与员工价值最大化,真正实现“学中战、战中思”。决赛现场,选手们专注操作平台界面,时而激烈讨论人才配置方案,时而紧张核算薪酬预算。当比赛进入到最后一个经营年度时,好几支参赛队伍均表示越来越紧张,每一次的人力资源决策也变得更加慎重。(图为校赛比赛现场)本次赛事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人力资源理论的理解,更通过团队


2025年3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安徽赛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校内选拔赛成功举办。本次校现场赛邀请了张尔升教授、周建龙教授、李妍副教授担任专家评委,对参赛作品给予严谨公正的评审和悉心精彩的指导。图为校赛现场该项赛事是我校第二年参加。赛事的报名时间是2024年10月份启动,从系统报名到作品提交,其时间跨度达5个月,最终组委会共收到有效作品29份,包括了能源经济类、调研与创新创业类、能源金融与管理类、泛能源大数据类四个赛道。本次校赛采取了校初赛和校现场赛两个环节,其中现场赛采用现场汇报与答辩方式,要求作品汇报人详细阐述作品价值、调研过程、分析过程和研究结论。学生展现出了大胆设想、悉心求证的科学精神,以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了校级一、二、三等奖,并确定了推荐参加安徽省区域赛的作品名单。 图为部分团队在作汇报图为专家提问与团队答辩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是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主办,中国“双法”学会低碳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能源经


近日,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安徽财经大学承办、安徽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第九届“航信杯”安徽省大学生财税技能大赛圆满落幕。本次大赛包含技能赛和案例赛两个赛道,吸引了众多省内高校学子同台竞技。我校学子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累计获奖33项,其中案例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3项;技能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在财税知识领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在案例赛中,我校学子面对复杂多变的财税案例,沉着冷静,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我校学子对财税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更体现了他们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本次案例赛道的一等奖的团队及其作品分别是:“核心价值观非常队”(指导老师周可,团队成员过亦菲、谢余婷、何妍)作品《基于熵权-风险矩阵模型的W集团税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三大队”(指导老师李红梅,团队成员柴梦伟、邵新雨、于艳)作品《基于改进的F分数模型GD公司财务


12月15日,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联盟2024年会暨第九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于安徽财经大学盛大落幕。此次大赛紧紧围绕“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深度聚焦财经领域,深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程,大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技能,积极构建校企间紧密的创新创业合作桥梁,从而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财经人才,掀起财经领域的创新创业新浪潮。本次大赛共有94个项目进入全国总决赛,我校学子表现卓越,有三支团队成功入围现场总决赛,分别是汪昕昕团队、汪渼怡团队与陈茂轶团队。在决赛场上,他们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应变能力与顽强的拼搏精神,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3项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图为总决赛团队和指导老师合影)自2024年11月接到比赛通知后,管理工程学院迅速进行了组织动员工作,各参赛队伍通过充分调研,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打磨项目申报书与作品策划方案,经过校赛、入围赛的重重选拔,最终在全国总决赛的创业组和创意组两个赛道上均有所收获,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创新创业


12月9日,第十八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称“iCAN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圆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新创业精英汇聚一堂,展开激烈角逐。经过多轮比拼,主赛道中,我校晋级的三支队伍凭借创新性的项目设计和出色的表现,成功斩获国家级荣获三等奖。此次比赛不仅展示了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也体现了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显著成效。 我校2023级材料专业学生何承坤带领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一体式可回转高效喷水推进装置。该装置集成了先进的喷水推进技术和独特的回转机构,能够有效提高船舶的操纵性和航行效率。此技术有望为海洋工程和船舶制造行业带来革新,并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图为海洋之力项目展示) 孙少坤所在的团队,他们专注于微纳米凝雾集水技术的研究,他们提出的“纳微涌泉”项目旨在解决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利用微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该项目实现了从空气中高效收集水

